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期间,市工商联就我市创建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园问题提出提案。提案认为,打造国家级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,是为了加快赣州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,尽快壮大我市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总部经济,力争在“十二五”期末,将我市电子产业做成总产值超亿元的一大支柱性产业,使其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性,支柱性,先导性和战略性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呈现;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、发展方式转变、促进社会就业、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。提案建议如下:
1、规划建设我市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,围绕建设管理规范、功能齐全、服务配套、产业集聚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,打造服务型大型专业平台,引进、培育和发展电子高新技术企业,促进电子高新技术与其它要素的优化组合,加快高新技术引进、消化、吸收和创新步伐。
2、创新管理体制,加强对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组织领导, 一是电子高新园管理机构可采取多种形式和所有制结构,鼓励公司化运营,负责高新园的日常管理工作,负责组织实施电子高新园产业发展规划,开展招商引资工作,审定进园企业,培养和引进高新技术和管理人才,建立完善的统计、信息系统和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支撑服务体系。 二是要研究制定《加快推进我市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》。
3、着力打造我市电子高新技术产业的现代集群。一是在《赣州市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》的指导下,提出发展目标,出台相应的工作举措和保障措施,着力推进园区建设和电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。市电子行业商会协同制定好发展电子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方向,合理部署总部、研发、销售与生产制造基地的建设,形成以赣州市中心城区为中心,与邻工业园区电子企业形成互动关联、相互为依托的行业格局。 二是突出主导产业形成错位发展。要按照国家级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八大领域,选择适合赣州发展的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环保产业、现代服务业、文化创意产业、以及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优势主导产业,配套发展关联度大的产业,提升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度。三是电子高新园区既是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,也是和谐创业的示范园,更是高端科技人才的集居地。要本着规划先行、适宜发展的要求,有选择、有重点地建设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园。具体在规划园区建设时,要在突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同时,预留一定的生活、商业、服务等配套设施,真正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机融合。
4、构思电子高新园区的发展方式。要针对园区的建设,尽快改变目前传统企业占比偏高,高新技术产业不够突出的现状,运用电子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电子产业,使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电子产业有机融合、捆绑行进、互补发展。对于新规划建设的电子高新园,要突出产业优势,按照构建产业链的要求,打造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园区;通过着力引进和发展电子高新技术企业、重点扶持高创汇、高附加值、高效益电子研发、生产企业,提高入园产业层次。
5、努力壮大电子高新园区的产业规模。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、引领和带动作用,加大电子产业辐射的力度,伸长产业链,力争形成现代电子产业集群,壮大提高园区的发展规模和能力。扶持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中小企业。在此基础上,对照国家标准加大对电子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,高标准、高起点培育电子高新技术企业群体。
6、密切产学研合作。园区要继续深化与本地大专院、科研等单位的战略合作,定期召开大专院校、科研院所和园区内重点企业座谈会,谈项目、促发展。要充分利用在赣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,大力支持和帮助园区内企业做好技术(研发)中心、科技企业孵化器、专利与品牌等建设工作,切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。鼓励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与园区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,努力提高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和水平。